世界觀|法英加承認巴勒斯坦國如何改變局勢?
發佈日期: 2025-08-01 19:20
國際



歡迎收看《世界觀》。
法國、英國、加拿大先後宣布,計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,推動以「兩國方案」解決以巴爭端,施壓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戰事。到底多國的表態,是否意味巴勒斯坦人能圓夢?
饑荒、死亡,是加沙大部分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,饑荒問題惡化,就連小朋友「快高長大」,也只能淪為「夢想」。
在南部汗尤尼斯,這名五個月女嬰扎伊納布,即將走完人生短暫的路程。她的母親說,女兒出生時體重有六磅多,經過戰火及饑荒蹂躪,離世時體重比出生時還要輕,只有不到4.4磅。
扎伊納布母親說:「我五個月大的女兒死於營養不良,由於缺乏嬰兒配方奶粉,過境點被關閉,嬰兒配方奶粉被禁止進入。隨著我女兒去世,很多人的死亡將隨之而來,他們的名字在一份沒有人看的名單上,它們只是名字和數字、我們只是數字,我懷胎九個月生下的孩子,已經變成數字。」
加沙戰事自2023年10月爆發以來,以軍攻勢持續,饑荒問題加劇,巴勒斯坦地位被視為是中東問題核心。
法國總統馬克龍稱:「我相信『兩國方案』,未來將作為區域安全架構基礎,讓以色列能與鄰國和平安全地生活。」
英國首相施紀賢表示:「我可以確認英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。」
加拿大總理卡尼說:「加拿大長期致力於兩國方案。」
法國上周宣布,將於今年九月舉行的聯合國大會期間,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,推動以「兩國方案」解決以巴爭端,施壓以色列停火。英國、加拿大也跟隨。
所謂「兩國方案」,主張在巴勒斯坦地區,讓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各自建立獨立國家。邊界大致依據以色列1967年六日戰爭前領土劃分,巴勒斯坦以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為領土,東耶路撒冷作為首都,享有完全主權。
不過,以色列視耶路撒冷為其永恆和不可分割的「首都」,近年持續在約旦河西岸大片地區殖民。雖然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,已有147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,但巴勒斯坦本身並非聯合國成員國,只擁有「常駐觀察國」地位,能參與會議,但沒有投票權。法國、英國和加拿大作為七大工業國成員,而法英更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,具有重要意義。
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中,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承認巴勒斯坦建國,若法英兌現承諾,將加入中俄行列,令美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的少數派。
倫敦大學學院中東政治學專家分析認為,法國、英國及加拿大等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,不太可能對加沙民眾或以哈戰事產生直接影響。但長遠來看,將有助提升巴勒斯坦未來與以色列談判的地位,而要實現「兩國方案」這目標,必須獲聯合國安理會所有常任理事國同意,美國堅持其反對立場,將令美國和以色列更孤立。
有評論認為,近日率先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,也有其政治考量。馬克龍距離其第二個,也是最後一個總統任期結束,只剩不到兩年,期望留下政治遺產,但法國是歐洲擁有最多猶太人和穆斯林人口的國家,形容馬克龍可能正在「走鋼線」。
我們下星期繼續《世界觀》,觀世界。
點擊重溫其他集數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