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觀|南韓政府坐視「愛情蟲」肆虐惹民怨

發佈日期: 2025-07-10 19:20
國際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港人熱門旅遊城市南韓首都首爾,近期有名叫「愛情蟲」的昆蟲出沒,但政府卻置之不理,令當地民怨急升。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不足兩個月,除了要面對棘手的美國關稅問題,亦要面對這項突如其來的民生問題,當局究竟如何面對這場「愛情風暴」呢?
 
南韓首都首爾,在韓劇入面充滿浪漫氣氛,但今年夏季,滿滿的「愛情」充斥首爾、仁川等城市,但不單止不浪漫,反而令人煩擾。皆因是這些成千上萬的「愛情蟲」大舉侵襲當地。這場「愛情風暴」已持續了一個多月,更成為了國際新聞。

「愛情蟲」學名為長鋏毛蚋,胸部呈紅色,有黑色的翅膀,身長約6至8毫米,每年6月中至7月初進入繁殖高峰,喜歡潮濕和高溫的環境。原本棲息於中國東南部及日本沖繩等副熱帶地區,相信是氣候變化,令牠們轉變棲息地。南韓約10年前,於仁川首次發現長鋏毛蚋,之後開始向首爾等地擴散。

因長鋏毛蚋在交配期間,雌性與雄性的尾部會連在一起飛行,當地人便叫牠們做「愛情蟲」。但這個可愛的名稱,沒有贏得市民好感,尤其是今年6月天氣變熱後,數量爆升,直接影響當地人生活,包括阻礙司機視線,市民即使在炎熱天氣下,也不能打開窗門通風等。

當地政府為何坐視「愛情蟲」肆虐? 莫非真是「愛情大過天」?皆因南韓當局一直認為,「愛情蟲」不是害蟲,強調牠們無毒、不會叮人、沒有損害農作物,亦沒有傳播疾病,而當地相關法例列明,只會把會傳播疾病的昆蟲列為害蟲,故此當局一直拒絕用化學成分較強的殺蟲劑驅蟲,亦不鼓勵市民這樣做,擔心影響自然生態。

而且「愛情蟲」壽命僅72至92小時,預計7月中高溫天氣漸漸緩和後,蟲禍便會自然消失,言下之意,即希望當地市民「忍」。

南韓國立生物資源館研究員朴善宰指出︰「(愛情蟲)數量爆發性增加以後,約一周至10天過後,便會看到數量有所減少,到大約7月中旬情況應可穩定下來。」

但市民對政府「佛系」應對蟲禍相當不滿,單是首爾市接獲「愛情蟲」擾民的投訴,逐年增加,其中2024年較前年增加接近一倍,而今年上半年已有逾4,600宗投訴,當局預計總數會超越一萬宗,創新高。

民眾亦要求當局調整害蟲的定義。根據韓聯社的報道,超過八成半的首爾市民希望政府可以把「愛情蟲」,這類大量出沒的昆蟲列為害蟲。國會朝野議員亦要求當局盡快制定「滅蟲」對策。

南韓自去年12月,因前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引發數個月的政治亂局,尹錫悅最終被彈劾下台,新任總統李在明接任。南韓好不容易走出「戒嚴風波」的陰霾,分析指,當局需要留意「愛情蟲」民怨持續發酵,會否演變成另一場政治危機。

我們明日繼續《世界觀》,觀世界。

點擊重溫其他集數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