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觀|中美航母同時現身南海有何解讀?
發佈日期: 2025-07-07 19:20
國際



歡迎收看《世界觀》。
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結束一連五天訪港行程,展示中國海軍現代化和戰略自信。就在山東艦訪港之際,美國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訪問菲律賓。到底中美航母同時現身南海水域,有何解讀?
中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,滿載排水量六至七萬噸,上周四在三艘屬艦延安艦、湛江艦、運城艦伴隨下訪問本港,掀起一股「追艦熱」。
海軍副政治委員程堅說:「人民海軍將扛起責任,堅決捍衛國家主權與海洋權益,堅決守護東方之珠的耀眼光芒。」
山東艦舷號17,2019年入列,飛行甲板總面積相當於約兩個標準足球場,高度達到約20層樓高,能搭載數十架艦載戰鬥機及其他直升機,被形容是一座移動的海上機場。新華社引述海軍研究院研究員鄭宏表示,山東艦航母編隊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的新成就。
中國目前擁有三艘航空母艦,分別是遼寧艦、山東艦、福建艦,各有不同特點和技術水平。第一艘航母遼寧艦,蘇聯「瓦良格號」改裝而成,排水量約六萬噸,2012年入列;而福建艦排水量達到超過八萬噸,2022年下水,去年開始海試。
三艘航母代表中國航母技術的三個階段,由遼寧艦的改裝滑躍起飛,到山東艦的國產滑躍起飛,至福建艦的自主設計彈射起飛,展示中國海軍航空戰力快速發展,而且並未止步於此。
就在福建艦預計將很快服役、中國海軍即將進入「三航母時代」之際,央視早已披露,中國海洋面積廣闊,三艘航空母艦「不夠用」,未來勢必建造新航母,引發外界注視中國下一艘航母將有何技術突破。對比目前三艘航母採用常規動力,早在本年初已有報道推測,中國正打造第四艘,而且是首艘核動力航空母艦。
美國軍事網站透過衛星影像分析,去年在遼寧大連造船廠拍攝的影像,推斷004型航母除了擁有兩個弓形彈射器,還配備兩條腰部彈射器,推測其排水量可能超過美國新一代航母「福特號」的十萬噸級標準。
有分析指,傳統動力航母難以支撐四支彈射器運作,認為004型航母很有可能採用核動力,官方未有證實,但外界普遍預料將令中美海軍競賽升級。
就在山東艦訪港之際,美軍似乎已有所動作。山東艦與遼寧艦上月底首次組成雙航母編隊,在西太平洋聯合訓練後,山東艦周四駛入本港。同日,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「喬治華盛頓號」抵達菲律賓訪問,在西菲律賓海航行,亦即是菲律賓主張在南海中,屬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的一部分海域,展現美國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。
菲律賓星報引述地緣政治專家分析指,美方想傳達的訊息,是展示美方與盟友站在一起,不會被恫嚇。
內地傳媒形容,山東艦訓練後直接訪港,展現了中國海軍的戰略機動性。也有評論指,此次訪港既是慶祝回歸的儀式,也是對美國在印太地區軍事存在的無聲回應。
我們明天繼續《世界觀》,觀世界。
點擊重溫其他集數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