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醫學院乙型肝炎基因療法或毋須終身服藥 初步治療結果正面
發佈日期: 2025-07-10 20:18
港澳



港大醫學院展開臨床試驗,用基因療法來治療乙型肝炎,令患者有機會不用終身服藥。
全港目前有40多萬人屬乙型肝炎帶菌者,患肝癌、肝衰竭、肝硬化的風險會增加,例如肝癌死亡個案中,八成都是帶菌者。
由於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會跟病人的基因結合,難以清除,病人要長期服藥。港大展開用基因療法治療乙肝的臨床試驗,透過靜脈注射直達肝臟,利用mRNA,即是信使核糖核酸技術,減低肝細胞內病毒基因的活躍度,抑制病毒製造傷害肝臟的蛋白。暫時發現,新療法可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總數減低九成。
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副系主任袁孟峰指出︰「表面抗原變成陰性,能將病人日後肝癌、肝硬化的風險再降低,我們可有機會跟病人,本來要終身吃藥的方案拿走,不用終身吃藥了。」
50歲乙肝帶菌者張先生,30年前確診後需每天服藥,今年3月起,是首位患者參與試驗,剛剛完成第三針療程。
病人張先生表示︰「落藥後一兩周會比較累,像感冒,之後身體恢復就沒問題。」
港大團隊稱,至今至少9人已開始治療,初步結果正面,部分病人會出現發燒等短暫反應。
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地點獲邀進行相關研究,港大團隊希望,能於明年底招募約30至40名病人參與第一期試驗治療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