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室|新藥助地貧患者減輸血需求
發佈日期: 2025-07-07 20:11
港澳



地中海貧血屬於遺傳疾病,如果父母本身是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,他們的子女有四分一機會,同時遺傳父母的病變基因,繼而成為中型或重型地貧患者。現時香港估計有300多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。
惠齡於七歲時因一場腦膜炎,被確診為中型偏向重型的地中海貧血患者。
地中海貧血患者惠齡表示:「我是介乎中型和重型之間的,勉強可以靠自己骨髓造血,但我的情況很麻煩,因我體內有抗體,會排斥外來的血液,所以我很難輸血。」
部分需要輸血的地中海貧血患者,好像惠齡這樣,因為身體對外來的血產生抗體,輸血容易出現嚴重過敏反應。面對無法輸血及輸血後遺症問題,皮下注射針劑、即紅血球成熟劑,可以幫助減輕輸血需求及風險。
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黃宇欣說:「因為貧血就是血色素低,其實就是紅血球太少。地中海貧血病人的問題,是來自他不能製造,或製造不足紅血球鏈,令紅血球細胞很多時候在骨髓裡造出來已壞死,不能成功製造出來。這款新藥方法或原理,就是針對這個問題,希望令紅血球壽命盡量延長一點,讓他本身的紅血球可以維持得久一點,變成血色素可以好一點。」
該藥現時已被醫管局引入,在藥物名冊中獲安全網資助的自費藥物。本港需要輸血的地中海貧血患者,經過醫生轉介,通過資產審查後,可以獲得資助用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