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報倫敦證券交易所研推行24小時交易 本港券商倡考慮仿效增加收入

發佈日期: 2025-07-21 17:52
財經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已複製連結
據報倫敦證券交易所考慮推行二十四小時交易。有本地券商認為,本港亦可以探討可行性,認為有利增加業界和政府收入。但亦有業界代表,對二十四小時交易有保留。

隨著散戶投資者買賣海外股票,變得越來越便捷。各大證券交易所都有意延長交易時間,以吸納更多投資者參與,提升競爭力。
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引述消息,倫敦證券交易所正研究延長交易時間的可行性,甚至考慮推行二十四小時交易,涵蓋技術及監管議題,並正就商業、政策和監管層面進行討論。不只英國,美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納斯達克,亦有意推行二十四小時交易。

有本港證券業界認為,本港亦可以考慮,料有利增加庫房收入。

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:「絕對支持,做生意角度,我都是那一句,我們基本上二十四小時值班,你只不過做多個產品,我做多些生意,香港(股市)亦都不是差,政府收我們印花稅,如果我們做多些生意,印花稅又收多些,其實對它也是有利。對我們系統來說,系統已經一直存在,視乎我們對接交易所營業的時間是幾點而已,如果行到二十四小時,大家就百花齊放。」

除了股票,環球市場包括商品、黃金、原油以及匯市,都是二十四小時交易,但有分析認為,油、金及外匯等,本身具全球實體供應連續性,與股票發行,屬單一司法管轄區的特性不同,同時要考慮人手及監控,以至股價波動風險等問題。

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指出:「跨時區結算,系統維護和風控漏洞可能擴大,之後是市場流動性分化,夜間時段的流動性不足,恐怕會令到股價很波動,以及第三從業員方面,營運、結算、前線人員,需要全天候輪班,人力成本就會急升,所以現階段務實的做法,是階段性延長,並非一步到位,實現二十四小時交易。」

陳志華認為,推行與否,須以充分保障市場穩健為前提,特別是加強投資者教育,避免衍生糾紛。
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
無綫新聞 TVB News